讓農民工安“薪”不憂“薪”
《新薪通-監管端(新疆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平臺將施工企業建筑工人信息實名制錄入,使用與平臺聯網的考勤設備對每名工人進行考勤,并由銀行代發工資,對工資支付情況進行監測預警和統計分析,對失信行為實施聯合懲戒,杜絕一切違法欠薪行為,為農民工朋友們的福利帶來更加多的保障。
監控預警平臺由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牽頭建設,自治區發改、財政、住建、交通、水利、鐵路、民航、人民銀行等單位參與實施監管。自治區聚焦工程建設領域,圍繞工程項目建設這條主線,按照“省級統一建設、分級屬地落實、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搭建新疆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將政府主管部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農民工、銀行等各方信息互聯互通,實現對工程建設領域在建項目勞動用工和工資發放全過程實時動態監管。監控預警平臺主要通過勞動用工實名制管理、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銀行代發工資管理、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管理、監測預警管理、誠信建設管理、一鍵投訴、統計分析等八個功能模塊,對工資支付情況進行監測預警和統計分析,對失信行為實施聯合懲戒,切實保障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和社會和諧穩定。
各地各部門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農民工可以通過網址www.xjldjc.com訪問監控預警平臺。
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將按照各地(州、市)、縣(市、區)監管主體名單開設監管端賬號。監管人員可通過網站首頁查看及下載“監管端”操作說明。
在建工程的施工單位及其管理人員應于2022年5月15日前完成賬號注冊;新開工工程的施工單位及其管理人員應在工程開工后15日內完成賬號注冊。企業管理人員可通過網站首頁查看及下載“企業端”操作說明。
各施工單位勞資專管員及合作銀行操作人員請及時通過網站首頁查看及下載“工人端”操作說明,并在實名錄入及工資銀行卡辦理過程中指導農民工下載使用“工人端”手機軟件。
(一)高度重視,明確責任。為規范監控預警平臺的管理使用,自治區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了《新疆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管理使用規程(試行)》(以下簡稱《使用規程》,詳見附件),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根治欠薪工作的重要性,把監控預警平臺作為源頭治理欠薪的重要抓手,嚴格按照《使用規程》履行監控平臺管理使用責任,明確責任領導和責任人,切實提升根治欠薪工作質效,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二)周密部署,統籌推進。各地各部門要按照職責周密部署、協調推進各項工作,積極做好宣傳培訓,保障監控預警平臺迅速投入使用。2022年4月30日前,各級人社部門圍繞《使用規程》、操作手冊等內容牽頭組織開展分層分類專項培訓,確保各相關部門、企業、農民工學懂弄通平臺操作使用。2022年5月31日前,住建、交通、水利、鐵路、民航等行業主管部門督促指導項目總承包單位錄入工程項目信息、農民工實名制信息、農民工工資卡、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和工資保證金(保函)等各項信息并持續更新;合作銀行和相關企業要積極配合監控預警平臺進行信息錄入和運行管理工作。各地各部門要確保錄入的各項信息完整、準確,保障全區監控預警平臺平穩有效運行。
(三)狠抓落實,確保運行。各級人社部門要加大監控平臺推廣運行力度,確保2022年6月1日起,全區新建和續建工程建設項目全部納入監控平臺管理,實現工程建設領域勞動用工線上監管、農民工工資線上發放,形成監控預警全流程閉環管理。自治區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對平臺在各地推進工作情況進行動態監管、隨機抽查,并實行每月一檢查、每月一排名、每月一通報,對組織領導不力、工作措施不落實、推進工作不到位、各項指標排名靠后的地區和部門適時進行通報批評。
平臺運行期間,各級人社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及相關使用單位對運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請及時反饋至自治區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平臺建設運營單位,以便盡快組織優化。
平臺客服電話:0991-3655106
為規范新疆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以下簡稱監控預警平臺)管理使用,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民工工資支付長效機制,根治工程建設領域欠薪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根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自治區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實施細則》《自治區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管理實施細則》等有關規定,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規程。
一、平臺建設
(一)平臺功能。監控預警平臺對全區工程建設項目落實農民工實名制、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農民工工資發放等情況進行實時動態監控,對異常情況進行預警分析處置。對人社相關業務信息以及發改、財政、住建、交通、水利等行業主管部門業務信息進行聯動共享。
(二)適用范圍。監控預警平臺適用于全區房屋建筑、市政、交通運輸、水利、鐵路、民航、通信、電力能源及基礎設施建設的建筑工程、線路管道、設備安裝、工程裝飾裝修、城市園林綠化等各種新建、擴建、改建工程建設項目。
二、平臺使用管理
(一)工程項目管理。項目總承包單位應在項目開工前將項目信息(含項目名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開工時間區間、項目經理、項目負責人和勞資專管員等信息)錄入監控預警平臺,并實時動態更新。
(二)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項目總承包單位應在項目開工前將與建設單位、合作銀行簽訂的三方協議、開設的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信息錄入監控預警平臺。合作銀行在項目施工中需每月在監控預警平臺實時更新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資金、流水等信息。
(三)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管理。項目總承包單位應在項目開工前,將簽訂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存款協議書以及工資保證金存儲、使用、返還等信息及時上傳至監控預警平臺。對使用金融機構保函的,總承包單位應當參照保證金管理做好保函信息的錄入和實時更新。
(四)農民工實名制管理。項目總承包單位或分包單位應嚴格落實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將勞動合同、農民工姓名、身份證號碼、工種、工資卡銀行賬號、聯系方式等信息及時錄入至監控預警平臺,并實時動態更新。
(五)總包代發農民工工資。項目分包單位通過監控預警平臺向項目總承包單位提供經農民工本人簽字的月工資支付表等材料,由項目總承包單位通過監控預警平臺使用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直接向農民工本人工資卡支付工資,農民工工資卡實行“一人一卡、全區通用”。
(六)維權信息公示。項目總承包單位應于開工前在監控預警平臺錄入農民工維權信息相關內容,把系統生成的《農民工維權信息告示牌》張貼施工現場進行公示,并將張貼情況上傳至監控預警平臺。
(七)農民工投訴舉報。支持農民工通過監控預警平臺手機軟件一鍵投訴功能和新疆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小程序進行投訴舉報,住建、交通、水利、鐵路、民航等行業主管部門配合各級人社部門通過監控預警平臺對投訴舉報線索及時進行核查處理。
三、平臺監督管理
(一)統籌協調。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籌協調監控預警平臺建設及維護,協調并督促各行業主管部門、合作銀行等相關部門依照本規程做好監控預警平臺的運行管理,定期對使用管理等情況進行調度,并納入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確保平臺高質量運行。
(二)落實制度。項目總承包單位應在監控預警平臺及時登記錄入工程項目等信息,并嚴格落實農民工實名制、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農民工工資發放等各項制度。分包單位應按農民工實名制管理要求,按月考核農民工工作量并將工資支付表、考勤表、當月工程進度等情況一并交總包單位,并協助總包單位做好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
(三)監督檢查。工程建設項目行業主管部門應履行行業監管職能,對使用監控預警平臺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督促所有工程建設項目納入監控預警平臺管理,落實農民工工資支付各項制度,對落實不力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依法處理;建設單位應按時足額將人工費用撥付至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督促總承包單位及時將工程項目納入監控預警平臺管理;合作銀行應按規定與監控預警平臺進行數據對接,配合監控預警平臺做好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使用的日常監督管理,為農民工個人領取工資提供便利和服務,積極協助農民工個人開設農民工工資卡。
(四)安全保密。監控預警平臺技術運營方應做好平臺信息安全保障。各監控預警平臺使用人員應履行企業工程項目和農民工個人隱私保護義務,嚴格控制查詢信息的使用和知悉范圍。
四、其他事項
(一)房屋建筑、市政、交通運輸、水利、鐵路、民航、通信、電力、能源領域之外的其他工程建設項目,參照本使用規程執行。
(二)本使用規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各地(州、市)在管理使用中好的意見建議請及時反饋。
(三)本使用規程由自治區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新薪通-監管端新疆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可以幫助監管部門對企業的薪資情況進行監管,平臺對應設立了預警指標進行大數據監測分析,采用AI機器人自動外呼預警機制,提醒企業及時落實各項工資支付保障制度,確保年底完工,不出現拖欠工資的情況發生。
手機軟件,是指能在手機上方便用戶的一系列軟件,具備各種各樣的功能,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包括各種保護手
進入專區>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