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性教育健康讀本電子版全本是一套為小學生打造的教育讀物,最近這套讀物引起了廣大的關注,很多的人披露書中尺度過大,有著很大的爭議,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關介紹
近日,杭州蕭山一位媽媽吐槽學校發的《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并曬出圖片,引發網友熱議。
吐槽的這位媽媽說,正在讀二年級的女兒所看的一本性教育讀本,出現部分過于直白的詞匯以及插圖,直接出現男女生殖器的名稱,這讓她有點接受不了。她說,自己不反對對兒童進行性教育,但這種直接把性教育讀本發給學生自己閱讀的方式不妥。
網上曬出的插圖,引爆了網友“敏感的神經”,有人贊同那位媽媽,也有人反問,“性教育直白點不好嗎?難道仍如父輩一樣回答孩子,你是垃圾堆里撿來的,才是好的性教育?”
這件事還驚動了省教育主管部門,一位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說,“這類讀本不是教材,是漂流讀物,作為課外讀物并無不妥,但低年級學生確實應在老師、家長指導陪伴下閱讀。”
昨天,記者獲悉,事發學校蕭山高橋小學已經將有爭議的性教育讀本從漂流圖書中收回。
這樣的性教育讀本,杭城其他小學有嗎?對于孩子的性教育,杭州的小學又是怎么做的?昨天,錢報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相關回應
對于爭議,編寫該書的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日前發表了一篇題為《對<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引發討論的回應》,對編寫該教材的初衷與背景、編寫設計過程、網友熱議的“敏感內容”、進一步的完善改進等一一作出了解答。
“一些網友和媒體在討論中使用的截圖是不完整的。”為便于外界完整地了解這部分插圖及所表達的內容,該課題組把《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有關“人的誕生”“身體的隱私部位”和“預防兒童性侵害”主題中出現的部分插圖,放在上述回應文章中。
針對有網友質疑“教材的圖片尺度大”,課題組指出:“我們希望性知識能和其它科學知識一樣,被自然、準確地傳遞給兒童,讓兒童感覺到認識陰莖、陰囊、陰道、子宮等生殖器官,跟認識身體的其它器官一樣,懂得這些器官很重要,一定要保護好。”
該課題組進一步指出,“事實上,孩子在我們的性健康教育課上能自然、大方地說出生殖器官的科學名稱,而且年齡越小越自然。這種對生殖器官的正確命名,其實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這篇回應文章稱,國際國內的性教育經驗表明,讓兒童說出生殖器官的正確名稱,了解到自己誕生的過程,有利于兒童樹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