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之爪(Blades of Attack)
Attack的意思是攻擊,這里直接翻譯應該是“攻擊之刃”,然而考慮到這個裝備的外形,攻擊之爪這個翻譯還是很貼切的。小字部分有一個單詞很亮啊,先看看整句話:“A weapon of choice among sadists”,意思是“虐待狂們的常選武器”。亮的單詞呢,就是這個sadist了,大家對于一個名詞應該是很熟悉的,那就是SM,這里的sadist就是SM里面那個S所代表的,而M所代表的單詞是什么呢?好吧,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那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你!就是Masochism,也就是受虐狂的意思,要記住了哦。
小技巧:合成相位鞋的裝備,小編就不多說了。
闊劍(Broadsword)
闊劍的歷史十分悠久,同樣也很有傳奇色彩。先看名字吧,Broad的意思就是寬闊,sword就是劍。闊劍是極具英格蘭風味的武器,劍刃平行,劍身較寬,非常有特色。無論是馬戰,步戰,水戰,闊劍都能極好的發揮作用,在11到15世紀,闊劍是主流的單兵作戰武器。傳說中亞瑟王的佩劍:Excalibur,即亞瑟王從石頭中拔出來的石中劍,也是一把闊劍。看看小字吧:“Any knight worth a damn should have one of these”,意思是“任何稱職的騎士都應該有把這玩意兒”,通過這句話,闊劍的風靡程度可見一斑。
小技巧:狂戰和水晶劍的基礎道具
短棍(Quarterstaff)
短棍的英文名字實際上是“鐵頭木棒”的意思。這是英國舊時的一種武器,長度大約是6到8英尺(大概是1.8到2米長),實際并不短。不過這里我們把短棍的名字拆開來看,就知道為什么叫它短棍了:Quarter是四分之一的意思,staff是棍子的意思,也就是說這根棍子只有普通棍子的四分之一長。再看小字:“Four of these form an ordinary staff, duh!”意思是“四根這種棍子才能組成一根普通的棍子,咄!”,于是我們就知道了,短棍的確還是比較短的。
小技巧:短棍的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先出短棍可以考慮出紫苑、還有推推棒。如果是敏捷英雄就先考慮出大劍吧
大劍(Claymore)
大劍的英文名有點土豪氣,翻譯過來叫做“雙刃大砍刀”。這里可以拆開來看看,clay的意思是“泥土,肉體,軀體”,那么這么理解的話就是“多來點肉”,和雙刃大砍刀還是比較契合的,就是血腥了點。前文提到了闊劍的風光,而大劍,就在之后取代了闊劍,成為了主流武器。日本有一本很著名的漫畫,也叫做Claymore。再看看小字:“A sword that can cut through armor, and still slice a tomato”,意思是“一把既能斬破盔甲,也能切番茄的劍”。這句話也是很好的體現了大劍的用途之廣。
小技巧:如果出隱刀,可以優先出大劍,攻擊加還是挺多的。
守護指環(Ring of Protection)
Ring的意思為戒指,Protection的意思為保護,翻譯過來就是守護指環了。再來看看下面的小字,“Due to its small size, many have troubles with putting it on”,“由于尺寸太小,很多人都很難帶上這個戒指”。這個是IceFrog的幽默了,不過也不是毫無出處。在黑暗的中世紀,歐洲物資很匱乏,就連領主都很窮,然而為了自己的身份,領主們也要搜集一些破銅爛鐵,打造一個戒指出來,試圖把自己和貧民區別開,當時就是這樣。
小技巧:前期可以加兩點護甲,還可以考慮出圣殿,非常不錯
圓盾(Stout Shield)
圓盾的英文名很有趣,Stout的意思是“結實的,矮胖的”,Shield自然就是盾牌的意思了,結合起來就是“結實的圓乎乎的盾牌”。而小字部分更有意思:“One man's wine barrel bottom is another man's shield!”,意思是“一個人的酒桶底蓋,在另一個人手里就成了圓盾!”,詼諧幽默。這里給大家講一講圓盾的歷史:圓盾是游牧民族(蒙古,匈奴,阿拉伯)很喜愛的防具。因為圓盾很輕便,便于馬上攜帶,對于弓箭等遠程武器也有較好的防護效果。同樣喜愛圓盾的還有古希臘的步兵,比如電影《斯巴達300》中,斯巴達人使用的就是圓盾。因為斯巴達人善攻,善沖鋒,力量很大并且敏捷,對他們來說,圓盾是很好的防具。
小技巧:如果對面物理英雄比較多,前期可以考慮出一個
標槍(Javelin)
括號中的英文意思就是標槍。先講一下標槍的歷史吧:標槍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遠程兵器之一,在原始社會被作為狩獵工具,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軍隊也曾裝備過標槍作為武器。后來古代人想通了,把標槍改進了一下,就變成長矛了,然而標槍并沒有衰落,它的使用一直持續到13世紀。看看小字里面的說明:“A rather typical spear that can sometimes pierce through an enemy's armor when used to attack”,意思是“與其說標槍,不如說是長矛,當用作攻擊時可以刺穿敵人的護甲”,這其實說的很在理,標槍用來投擲就是標槍,用來穿刺不就是長矛咯?
小技巧:出金箍棒的配件
秘銀錘(Mithril Hammer)
Hammer大家都知道,就是錘子的意思,這里著重講一下Mithril,也就是所謂的秘銀。實際上秘銀這種金屬是不存在于現實世界的,這種金屬最早是由《魔戒》作者托爾金虛構出的,其中mith源自灰精靈語,意思是“灰色”,ril的意思是“閃耀”。在昆雅語(魔戒體系中的高等精靈使用的語言)中,秘銀又叫做“mistarille”,即“米斯塔利爾”。再看看小字部分“A hammer forged of pure mithril. It's hammer time!”意思是“由純秘銀鍛造出的錘子,It's hammer time!”后面那句為什么我不翻譯呢?相信玩過對戰的朋友對山丘之王(Mountain King)很熟悉吧?這句話就是他的臺詞!
小技巧:如果出黑黃的話,建議先出食人魔之斧,秘銀錘畢竟只增加攻擊力,而不是屬性
鎖子甲(Chainmail)
括號里面的英文單詞意思就是鎖子甲的意思,拆開來看,chain在這里的意思是鎖鏈,而mail的意思是盔甲,鎖子甲就是用鎖鏈穿成的盔甲,具有較強的防御力。在中世紀,對鎖子甲運用最為著名的兵種,應該是薩珊波斯的鐵騎兵。在薩珊以前,波斯的最強兵種一直是戰象,因為其破壞力和防御力都很驚人。然而鎖子甲面試以后,重甲鐵騎兵開始逐漸登上歷史舞臺,憑借其出色的機動性和同樣不俗的防御能力,鐵騎兵開始成為中世紀戰爭的主宰。在薩珊軍威最鼎盛的時期,東羅馬帝國的數次入侵均被鐵騎兵打退并逆推,一度風頭蓋過東羅馬,還俘虜了數名東羅馬皇帝,鐵騎兵戰力可見一斑,而這一切成就,鎖子甲可以說居功至偉。
小技巧:出梅肯的小件
鐵意頭盔(Helm of Iron Will)
鐵意頭盔的名字真的是很男人啊。Helm的意思就是頭盔,另外還有船舵的意思,引申意為“處于領導地位的”,而Iron Will的意思是“鋼鐵般的意志”,于是連起來就是“鋼鐵意志之頭盔”。再來看看小字:“The helmet of a legendary warrior who fell in battle”,意思是“一名戰死沙場的傳奇武士使用過的頭盔”,至于這位傳奇武士是誰,只有大家自己想象了,反正我只能根據鐵意頭盔的樣式知道這個武士肯定是一名重甲兵,頭盔的設計是很典型的聯盟樣式。
小技巧:現在挑戰頭巾的合成改了,特意頭盔的上場率下降了。
板甲(Plate Mail)
作為中世紀與近代早期的頂級防具,板甲在當時可以說有不可撼動的地位。Plate的意思是“金屬板”,mail這里的意思盔甲,連起來就是板甲了。板甲的出現大約在15世紀初期,高爐的發明使得鑄造鐵出現,鋼鐵生產量大增,板甲因為防御強度大,鑄造方便等優點被廣泛采用。當時英法百年戰爭形勢的逆轉,和板甲的出現不無關系,板甲的地位之高可見一斑。再來看看小字:“Thick metal plates that protect that entire upper body. Avoid dropping on feet”,意思是“保護整個上身的厚重金屬板,注意別砸到腳”,這很全面的詮釋了板甲的材料和作用。
小技巧:超高的護甲,能讓你生存變強,如果出希瓦和強襲,建議先出板甲
壓制之刃(Quelling Blade)
這就是我們俗稱補刀斧的東西了。Quelling的意思是鎮了個壓、緩和。Blade就是刃、刀的意思了。小字部分很有意思:“A lumberjack's axe at a bargain price. Also useful against wild animals”,意思是“伐木工人的廉價斧頭,用來對付野獸也同樣有用”?梢钥闯鲅a刀斧的出身比較低微啊,但是作用確是不可小視的,開樹逃生,gank,效率打野,都是非常有用的道具。
小技巧:補刀斧這件裝備確實是為新手開發的,如果對自己補刀基本功很相信,可以沒必要出